置業是人生大事,當中涉及不同程度的風險,建議事前最好做足準備,將風險減至最低…
作者: 曹 德明
談劇說樓按 – 首期篇
筆者在家偶然看到一齣電視劇集,情節貼地寫實,當中亦道出時下年青人買樓時遇上的難處,成為城中熱話。根據本公司的內部數據,2020年18-30歲的按揭申請個案按年升逾兩成…
2021年樓按市場前瞻
寄望疫苗能助大幅改善疫情,發展商重啟推盤步伐,令壓抑的購買力再度釋放。整體而言,如疫情好轉,料2021年樓花及現樓按揭宗數反覆中見平穩後回升,全年樓花及現樓按年升約一成…
來年置業民調四大重點
經絡按揭轉介於本月初進行了一項「來年置業意向調查」,成功訪問了670位受訪者,並藉着調查結果作出四大分析…
疫市置業按揭須知
政府再度收緊限聚令措施,發展商放慢新盤推售的步伐,買家亦因疫情減少睇樓活動。但亦有市民認為現時是入市的好時機…
按揭轉介的核心價值
近年有部份轉介公司以優惠回贈作招徠,卻忽略了按揭轉介業務的本質—為客戶配對合適的銀行承造按揭為主要目的…
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印花稅是合適時機
疫情反彈,政府再進一步收緊限聚令,料本港經濟將持續受壓,未來的失業率或有再上升的趨勢。相信是次撤銷非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後,可吸引更多用家以及小量長期投資者考慮入市…
什麼因素影響安老按揭的年金金額?
用作計算年金之指定物業價值上限,會以物業估值計算。而年金金額的多少亦取決於不同因素。一般情況下,物業估值越高,年金越高…
選用按揭保險及發展商二按大不同(下)
兩種按揭計劃各有不同,有意置業人士應衡量自身供款能力,嚴選適合自己的計劃,如有需要亦可先尋找專業人士的咨詢及協助,以了解更多詳情…
選用按揭保險及發展商二按大不同(上)
根據金管局指引,銀行敍造私人住宅貸款時,最多只可承造六成按揭。如缺乏足夠首期,並想承造六成以上的按揭,除了可選擇申請「按揭保險計劃」…
定息按揭調低息率後 穩定供款更具吸引力
定按計劃的每宗按揭貸款上限為1,000 萬元,即樓價2,0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可適用於此計劃,借款人毋須符合加息3厘壓力測試(但仍須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要求),因此可降低上車或換樓門檻…
疫情影響經濟 市民須做好財務管理
在現時經濟環境下行的情況下,自身財務管理變得更為重要。筆者建議消費者要緊記「量入為出」,評估自身的還款能力,不要盲目消費…
新按保一周年回顧(下)
在全球「零息時代」的大環境下,雖然失業率高企,但銀行現時對申請按揭之人士有嚴謹的審批準則,而入市買家大多以自用為主,因此筆者認為加息三厘的壓力測試可有考慮調整的空間…
新按保一周年回顧(上)
承造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由樓價上限600萬元增至1,000萬元的有關措施由推出迄今已近一周年,當中成效究竟如何?筆者將以住宅註冊量以及按揭數據逐一分析…
公司股份轉讓物業
以「公司股份轉讓」方式進行物業賣買,一般指某公司持有一個或多個物業,買賣雙方以轉讓公司股權的形式進行交易,使新買家獲得該公司股份,並間接持有有關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