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迎牛,2021乃「復甦年」,全球經濟大洗牌,投資巿場迎來甚麼新格局?區塊鏈專家李思聰、美聯物業住宅部營運總監張子存、美聯金融集團營運及銷售發展董事梁柏基,解剖投資巿場新趨勢,預視資產增值先機!
理財貼士
【理財貼士】全民派錢 投資房託基金錢搵錢?
相信市民已陸續收到政府派發的現金,正在尋找能夠「錢搵錢」的方法。對長線投資者而言,房地產證券具有吸引力…
【理財貼士】 四大逆市跑出投資主題!
強積金資產於5月份從中港股市淨撤出約3.84億港元,主要轉投亞洲以外的股票基金。鑒於中美關係持續緊張、香港政治局勢尚未明朗,投資者傾向分散投資地域。
【保就業計劃】存灰色地帶 查詢增逾3倍
政府早前宣布推出規模達810億元的「保就業」計劃,透過向僱主提供有時限性的財政支援,協助企業保留員工,為老闆及「打工仔」紓困,日前開始接受第1期申請。
【理財貼士】短期儲蓄保險主攻高保證回報
在疫情陰霾下,某些傳統高息股突然暫停派息,令投資者大失預算,紛紛尋找穩健的替代品。短期儲蓄保險以接近3厘的高保證回報跑出,唯不少計劃額滿即止。
【理財貼士】疫情下哪個國家後市向好?
新冠肺炎導致環球經濟停擺,股市驚現斷崖式下跌。最近部分地區的感染病例呈下降趨勢,政府計劃逐步解除封鎖措施,投資者開始佈局於低位重新買入風險資產。
【美聯金融】保就業計劃僅4成打工仔受惠 強積金查詢急增3成
新型肺炎疫情重擊全球經濟,本港同樣未能倖免於難,各行各業均飽受重挫,促使政府早前推出第二輪抗疫基金去扶助僱主與一眾「打工仔」
【財理救兵】如何增被動收入 防中年危機?
疫情在環球持續,多國要封城下,環球經濟今年必定會受到好大打擊,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亦表示,香港失業率至少會升到4至5%。份工「靠唔住」下,多了人考慮增加被動收入。
【個案分析】32歲夫婦孭24萬學債 5年上車靠呢招
陳生陳太和很多香港人一樣目標先儲彈藥置業、後安穩退休,但早年向家人借錢出國進修,兩年內仍要償還24萬元學費負債,置業大計會受影響嗎?
【理財貼士】市況波動 轉移風險有辦法
近期爆發環球股災,美股指數更數度觸發停市機制,市民要不停調整資產配置來避險。若想降低因個人投資帶來的風險,可考慮透過年金計劃,將短期市況波動的風險轉嫁予保險公司,同時取得保證的中長線回報。
【財案解讀】置業人士如何部署?
財政預算案剛剛公佈,當中大家最關注當然是18歲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得到10000元的現金。另外,將會由按揭證券公司推出定息計劃,由於毋須符合加息壓力測試,為買家提供多一個按揭選擇。
【理財貼士】新型肺炎肆虐 保險包唔包?
新型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對市民的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部分員工更需戰戰兢兢地前往內地公幹,保障顯得不可或缺。已購保險包唔包治療?新買保險又如何?
【疫市自保】 買醫保黃金期 7大要點你要知
近期新型肺炎肆虐全球,無論身處國內抑或國外,均對市民的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個人保險的保障更顯得不可或缺。
【理財貼士】2020年第一季資產部署
去年資金湧入債券和存款避險,現時經濟風險看似下降,是否增持股票好時機?
【直播論壇】下行經濟の樓巿新常態|特別嘉賓:莊太量
踏入新一年,香港經濟面臨 Big Big Challenge?港人如何應變?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同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分別從經濟及房地產角度分析,預告樓巿迎來未知新常態,為大家生活、理財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