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投資者喜歡買樓,除因為其升值潛力外,還有退休後,樓宇可以做逆按揭,將自住物業抵押給銀行,以換取 […]
標籤: 退休
【退休買樓】現契物業重按 退休人首期來源?
退休的有樓人士,如果要想將現契物業重按,到底與一般按揭有何不同?最高可以做到幾成按揭?可不可以申請高成數按揭?萬一現契文件有缺失,對按揭申請有何影響?
【個案分析】人生贏家 40歲供完樓諗退休!
不少人年過40歲都未上車,今次的主角Joseph理財有方,40歲已供完自住物業,每月還多出約8,00 […]
【個案分析】58歲單身退休族 靠安老按揭自製長糧
提早退休是不少人的夢想,但隨着通脹加劇,加上近日環球經濟前景挑戰重重,都令不少人卻步。今次主角Tina 58歲便退休,如何好好利用手持的物業,部署退休大計安享晚年?
【個案分析】32歲夫婦孭24萬學債 5年上車靠呢招
陳生陳太和很多香港人一樣目標先儲彈藥置業、後安穩退休,但早年向家人借錢出國進修,兩年內仍要償還24萬元學費負債,置業大計會受影響嗎?
【理財貼士】市況波動 轉移風險有辦法
近期爆發環球股災,美股指數更數度觸發停市機制,市民要不停調整資產配置來避險。若想降低因個人投資帶來的風險,可考慮透過年金計劃,將短期市況波動的風險轉嫁予保險公司,同時取得保證的中長線回報。
【個案分析】30歲女月入4萬 供樓理財如何部署?
今次收到一位孝順女投稿,30歲女自己都未上車,卻打算先幫父母供樓,擔起頭家!但月入只有4萬,不單要供樓,還要供養父母,又談何容易呢!
【個案分析】窮盡半生供仔女留學 好爸爸臨退休想買樓?
父母的最大志願,就是為子女付出一切,成就他們的將來。今集主角要同時供兩名子女在海外升學,幾乎動用到了畢生收入,以致錯失了置業機會。臨近退休才計劃買樓,是明智之舉嗎?
【買樓養老】利用物業自製退休金FAQ
現時香港人均壽命達80多歲,單靠打工仔每月供款的強積金亦不夠用,原來可以利用手上磚頭每月收取年金。
【收租養老】以後的富貴榮華 就靠現在買樓了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有一個「三宅一生」的傳統智慧——青年安家、中年置業、晚年養老。但一線城市高企的樓價使得租金回報率微乎其微,轉戰香港是否是更好選擇?
【個案分析】50歲公務員 10年後退休 如何增加被動收入?
有樓又有長俸,退休後基本的生活保障理應無需擔心。不過10年後長俸還追得上通脹的幅度嗎? 要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絕非易事。
【個案分析】月入1.6萬 公屋女的退休部署
有人說:「得公屋,得天下」。住公屋固然可節省住屋開支,但長遠來說是良方嗎?今集主角文小姐與父母同住公屋,單身的她沒打算結婚,也沒打算搬出,無需擔心住屋問題。
【個案分析】19歲廚師月儲1.4萬部署上車
19歲剛剛投身社會,不用供樓也不用供養父母,如何趁年輕沒有經濟負擔時好好部署,快人一步上車?一起看看 […]
【個案分析】60歲退休無殼族 如何滾大350萬積蓄?
60歲單身的Anita一直都是無殼族,不合資格申請居屋公屋,卻又未能負擔得起置業重擔。近來退休後頓時覺得屋租、生活費種種支出為她帶來龐大的經濟壓力。
【個案分析】中女愛旅行 45歲開始儲退休旅行基金
港人最愛去旅行,一年外遊幾次也是等閒事。45歲的小美亦是旅遊發燒友,現時已開始籌備20年後的退休旅行基金,希望退休後維持現有生活質素,偶爾能出外旅遊。要達成目標,應該從何入手?